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——这句老话还适用吗?
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这句老话在特定情境下依然适用,但在普通消费场景中已不完全符合当前市场实际。下面进行详细分析。
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是否还适用
一、历史渊源
1.起源背景
该说法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广东洪灾。1915年乙卯大水灾中,百年老陈皮被义卖赈灾,其价格与黄金比肩,由此流传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佳话。这时,陈皮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稀缺性、文化象征与救灾意义层面。
2.文化传承
广东新会地区将珍藏数十年的陈皮作为女儿陪嫁,进一步强化了其“传家宝”属性。这使得陈皮超越了普通药材范畴,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。
二、市场现状
1.普通陈皮:价格亲民,供需稳定
药市行情:2025年亳州、玉林等药市数据显示,普通陈皮(个装)价格在8-10元/斤,丝状陈皮因质量差异为9-15元/斤,整体供需平稳。
消费场景:主要用于中药配伍、日常煲汤或泡茶,需求以性价比为导向,价格波动较小。
2.高端陈皮:年份决定价值,新会陈皮领跑
价格梯度:10年陈新会陈皮:800-1900元/斤;40年陈新会陈皮:12万元/斤;2025年新会主产区陈皮均价稳定在85元/斤以上,高端年份产品价格突破2000元/斤。
市场驱动:新会陈皮需经3年陈化,且受种植面积、气候等因素影响,产量有限;新会陈皮获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保护,品牌价值超百亿元,药企采购量增长60%;部分消费者将高端陈皮视为收藏品,推动价格持续攀升。
三、价值支撑
1.药用价值
功效:陈皮性温,归脾、肺经,具有行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、调中开胃等功效,适用于脘腹胀满、咳嗽痰多等症状。
应用场景:
中药配方:如二陈汤(治湿痰)、保和丸(消食积);
药膳:陈皮红豆粥(健脾祛湿)、陈皮生姜茶(祛风散寒);
保健品:陈皮含橙皮苷、维生素C等成分,可辅助预防血管硬化、缓解失眠。
2.文化附加值
历史底蕴:陈皮使用历史超千年,明代《本草纲目》即载其功效;
地域特色:新会陈皮因独特地理环境(三水交汇、盐碱地)形成特殊风味,成为广东“三宝”之一;
社交属性:高端陈皮常作为礼品赠送,满足情感联结与身份认同需求。
总之,对于收藏投资、高端礼品或特定药膳场景,新会陈皮因稀缺性、品牌价值与药用功效,仍符合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描述;日常使用中,普通陈皮价格亲民,无需过度追求高价产品。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