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是夸张吗?
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并非夸张说法,而是基于新会陈皮的实际价值。新会陈皮因品质优异、产量稀少,其价格随年份增长显著提升,甚至出现高价拍卖案例。 下面进行详细分析。
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原因
一、药用价值
1.历史溯源:陈皮入药可追溯至汉代《神农本草经》,以“橘皮”之名记载其“主胸中瘕热、逆气,利水谷”。明代《本草纲目》进一步盛赞其“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”,奠定其“百搭”特性,成为中医调理脾胃、化痰止咳的核心药材。
2.现代研究:陈皮含挥发油、黄酮类(橙皮苷、川陈皮素,抗炎护肝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)、多甲氧基黄酮(降血脂、预防动脉硬化)等成分,其药效随陈化时间增强,3年以上陈皮挥发油含量降低,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攀升,形成“陈久者良”的活性。
二、稀缺性
1.陈化周期:陈皮需经3年以上自然陈化,年份越久,药效越强,价格呈指数级增长。例如,10年陈皮多用于泡茶、收藏,30年陈皮则因药香浓郁、功效显著,成为稀世珍品。
2.地域与工艺:广东新会陈皮因“三水融通”的地理环境,孕育出独特药用价值,其核心产区的陈皮,需遵循“采果—开皮—晾晒—仓储”的传统工艺,或采用“三蒸三晒”技法,让阳光与时间共同赋予果皮药香,进一步加剧稀缺性。
三、历史典故
1.民国义卖赈灾:1915年广东特大洪水后,陈李济药店义卖百年老陈皮,售价与黄金比肩,所得善款全部赈济灾民,流传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佳话,印证其价值堪比黄金。
2.老字号传承: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陈李济,年年收储陈皮,推陈入新,代代相传,数百年的陈皮量虽有限,但在此药店中并不少见,成为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的实物见证。
四、文化象征
1.药食两用:陈皮既可入药,也可食疗,还可炮制(生陈皮燥湿、炒陈皮理气、蜜炙陈皮润肺),体现中医药食同源的智慧。
2.收藏价值:百年陈皮因稀缺性成为收藏品,其价格随年份攀升,甚至“百年陈皮胜黄金”,进一步强化其文化象征意义。
总的来说,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并不是夸张的说法,深刻体现了陈皮在药用价值、稀缺性、历史传承及文化象征层面的珍贵性,其价值可与黄金媲美。
加微信 ejj337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