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命名乱象:“新会皮”“广陈皮”“二红皮”谁说了算?
“新会皮”“广陈皮”“二红皮”的命名并非混乱,而是基于产地、品种、采收时间和加工工艺的规范区分,其命名规则由历史传统、地理标志保护及行业标准共同确立。下面进行详细介绍。
陈皮的命名逻辑:从属关系与分类标准
一、广陈皮 vs 陈皮
1.广陈皮是陈皮中的道地药材,特指以广东新会茶枝柑(Citrus reticulata 'Chachi')为原料制作的陈皮,其品质优于其他产地的陈皮(如川陈皮、福建陈皮)。
2.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,主产四川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但以广陈皮为上品。
3.关系:广陈皮是陈皮的一个子类,强调产地和品种的优越性。
二、新会皮 vs 广陈皮
1.新会皮是广陈皮的核心代表,专指广东新会地区所产的茶枝柑果皮,因新会独特的地理环境(水土、气候)和加工工艺(如“三水融通”的冲积平原),其挥发油含量、黄酮类成分更高,药效更优。
2.历史依据: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,江西省次之”,其中“广中”即指新会。清代医家凌奂在《本草害利》中明确:“广东新会皮为胜,陈久者良”。
3.关系:新会皮是广陈皮的正品,二者可互称,但新会皮更强调产地正宗性。
三、二红皮 vs 新会皮
1.二红皮是新会皮的一种分类,指霜降至小雪期间采收的茶枝柑果皮(此时果实未完全成熟,外皮呈褐黄色至棕黄褐)。
2.其他分类:
柑青皮:青皮阶段采收,药性峻烈,多用于疏肝破气。
大红皮:冬至前后采收,果皮红透,糖分高,适合食疗养生。
3.关系:二红皮是新会皮按采收时间的细分,属于新会皮体系下的产品。
总的来说,“新会皮”“广陈皮”“二红皮”并不是陈皮的命名乱象,而是基于产地、品种、采收时间和加工工艺的规范区分。有些命名乱象表现是产地混淆、品种混淆、陈化时间虚标、分类模糊等。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