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陈皮百科 > 文章正文

一片不起眼的陈皮何以“调和百药”?

2025-08-27陈皮百科阅读

陈皮虽看似普通,却因独特的药性和配伍特性,在中医中被视为“调和百药”的关键药材。它如同中医方剂中的“和事佬”,通过理气、燥湿、调和的核心作用,化解药性冲突,增强疗效。

不起眼的陈皮“调和百药”的原因

一、性味归经奠定基础

陈皮味辛、苦,性温,归脾、肺经。辛能散、苦能泄、温能和,这种“辛散苦降温通”的特性使其既能行气解郁,又能燥湿化痰,还能调和寒热、升降、补泻等矛盾药性。例如:

1.与补药同用:如配人参、黄芪时,陈皮能化解补药的滋腻,防止“呆滞脾胃”,实现“补而不滞”。

2.与泻药同用:如配大黄、芒硝时,其辛散之性可缓和泻药的峻猛,避免损伤正气。

二、双向调节化解冲突

陈皮通过“同升则升,同降则降”的特性,灵活调和药性:

1.寒热调和:配黄连(寒)可治胃热呕吐,配干姜(热)可治胃寒腹痛,通过温燥之性平衡寒热。

2.升降调和:配柴胡(升)可疏肝解郁,配枳实(降)可理气消积,协调气机升降。

3.润燥调和:配麦冬(润)可治燥咳,配半夏(燥)可化痰湿,避免单一药性过偏。

三、核心功效支撑调和作用

1.理气健脾:改善脾胃气滞导致的腹胀、食欲不振,为药物吸收提供基础。例如,与竹茹配伍可治痰热咳嗽,与麦芽配伍可疏肝解郁。

2.燥湿化痰:针对痰湿体质,陈皮可化解白痰(配竹茹治黄痰),与枸杞同用可健脾止咳。

3.行气止痛:缓解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、呕吐,与生姜配伍可增强止呕效果。

4.现代药理支持:含挥发油、黄酮类化合物,能促进消化液分泌、调节血脂、抗氧化,为调和药性提供科学依据。

以上就是一片不起眼的陈皮“调和白药”的主要原因,但要注意调和的边界,相反药性、药效冲突的药材不可配伍,特殊人群要慎用陈皮。

加微信 ejj337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