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陈皮大红皮转色后是黑色的
陈皮大红皮转色后呈现黑色,可能是正常陈化、品种特性、储存不当或造假处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,需结合具体特征判断品质。
陈皮大红皮正常陈化的颜色变化
1.自然氧化反应
陈皮在陈化过程中,其果皮中的水分逐渐蒸发,皮下纤维收缩,色素成分发生转化。这种氧化作用会使陈皮颜色从橙红色逐渐加深,最终可能呈现深褐色甚至黑色。
实例:树龄3-6年的大红皮或冬后皮,若皮大、厚、内囊丰富且糖分高,经过自然陈化后,糖化作用会使皮色变黑,内囊松软,泡水后清香甜美,属于优质陈皮。
2.陈化时间与品种差异
陈化时间:陈化时间越长,颜色越深。例如,陈化10年以上的陈皮可能呈现深褐色或偏黑色。
品种差异:不同品种的陈皮(如青皮、二红皮、大红皮)在陈化后的颜色有所不同。大红皮因含糖量高、油室丰富,陈化后颜色更深,可能呈现黑色。
大红皮转色后是黑色的其他原因
1.湿度与温度
若储存环境潮湿,陈皮易吸潮发霉,导致颜色变黑并伴随霉味。此类陈皮不可食用。高温会加速陈皮的氧化和糖分分解,使颜色变深甚至碳化,形成“烧皮”现象,导致陈皮发黑并带有焦苦味。
2.储存容器
透气性好的容器(如麻袋)会加速陈皮的氧化,使颜色加深。密封性强的容器(如玻璃罐)可减少湿度影响,但若环境本身潮湿,仍可能导致发霉变黑。
3.晾晒与烘干
若陈皮未完全晒干,内部水分残留,在后续储存中易发霉变黑。高温烘干可能破坏陈皮的组织结构,导致颜色变深甚至碳化。
4.人为做旧
部分商家为追求“老陈皮”的外观,可能通过染色、熏蒸等手段使陈皮快速变黑。此类陈皮颜色不自然,可能伴随异味,且药效和安全性存疑。
总的来说,陈皮大红皮转色后是黑色可能是正常现象,还可能是温度与湿度、储存容器、晾晒与烘干、人为做旧等造成的。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。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