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新会陈皮 > 文章正文

新会陈皮:时间沉淀的岭南味道

2025-07-31新会陈皮阅读

新会陈皮,作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特产,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更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。其独特的制作工艺、严苛的产地条件以及随着时间沉淀而愈发醇厚的风味,共同铸就了这一“可以吃的文物”。

新会陈皮是时间沉淀的岭南味道

一、产地优势

1.新会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,热量充足、光照时间长、雨量充沛、无霜期长,为新会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更独特的是,新会坐落于西江、潭江、南海“三水融通”之处,土壤兼具多种成分类型,丰富的水分、沉积有机质和海水盐类成就了新会柑种植的绝佳环境。

2.新会柑,学名茶枝柑,从野生柑橘品种中驯化而来,经过数百年“提纯复壮”,其挥发油、黄酮、生物碱、多糖等成分含量较高,远超其他柑果品种。这种独特的种质资源,是新会陈皮品质卓越的根基。

二、制作工艺

新会陈皮的制作,是一门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古老技艺,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其制作流程严谨而精细,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经验:

1.采摘:严格遵循时节,大红皮于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,此时柑果成熟度最佳,香气与药效成分积累充分。

2.开皮:采用“正三刀法”或“对称二刀法”,将柑皮均匀开成三瓣,基部相连,既方便后续晒制与存储,又保留了柑皮的完整性。

3.翻皮:选择晴朗天气,将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、当阳处,自然失水萎蔫后翻皮,使橘白向外,便于干燥与陈化。

4.晒制:坚持自然生晒,不烘干、不抽湿,让柑皮在阳光下缓慢脱水,充分保留活性成分,为后期陈化奠定基础。

5.陈化: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三年以上,期间需定期翻晒,防霉、防虫、防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陈皮中的挥发油组成发生显著变化,总黄酮含量与橙皮苷逐渐升高,药性愈发醇厚。

总的来说,新会陈皮是阳光和岁月共同雕琢的岭南味道。新会陈皮的品质特征是时光雕琢的味觉印记,文化价值是岭南风味的活态传承,也是健康与收藏的双重选择。
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