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陈皮百科 > 文章正文

陈皮VS橘子皮: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

2025-08-29陈皮百科阅读

陈皮与橘子皮虽仅一字之差,但在中医药理、炮制工艺、功效应用及文化内涵上却有着本质区别。下面进行详细讲解。

陈皮与橘子皮的区别

一、定义与来源

1.橘子皮

指柑橘类水果(如柑、橘、橙、柚)的鲜果皮,属于未经加工的天然产物。其成分以挥发油(如柠檬烯)为主,含有少量黄酮类化合物,但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且不稳定。

2.陈皮

特指经过特定炮制工艺处理的柑橘类果皮,需满足以下条件:

品种限定:以广东新会茶枝柑(大红柑)为道地药材,浙江、福建等地所产次之。

陈化年限:需自然存放3年以上,优质陈皮可达10-20年,甚至更久。

炮制工艺:包括“三蒸三晒”“九蒸九晒”等传统方法,通过反复蒸晒使果皮中的挥发油含量降低,黄酮类化合物(如橙皮苷、川陈皮素)转化并富集。

二、成分与药理

1.橘子皮

挥发油占比高(约2%-4%):具有刺激性气味,可能引发肠胃不适,直接入药易伤正气。

黄酮类含量低:抗氧化、抗炎等活性较弱。

水分含量高(约80%):易霉变,需新鲜使用或短期干燥保存。

2.陈皮

挥发油含量降低(约0.5%-1%):刺激性减弱,香气更醇厚,药性由辛散转为温补。

黄酮类转化与富集:橙皮苷→甲基橙皮苷(抗氧化能力提升3倍); 生成川陈皮素、橘皮素等新成分,增强抗炎、抗肿瘤活性。

多糖与有机酸增加:促进消化液分泌,改善脾胃功能。

微生物代谢产物:陈化过程中产生少量益生菌代谢物,调节肠道菌群。

三、功效与应用

1.橘子皮:理气宽中、燥湿化痰(但效力较弱)。鲜品用于烹饪去腥(如炖肉)、制作果酱; 短期干燥品泡水代茶饮(需控制用量,避免刺激肠胃)。阴虚火旺、胃酸过多者慎用。

2.陈皮: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、调和药性的功效。中药方剂如二陈汤(治湿痰)、平胃散(治湿滞脾胃);食疗为陈皮红豆沙、陈皮鸭、陈皮普洱茶;保健品是陈皮胶囊、陈皮提取物(用于抗氧化、降血脂)。气虚体燥、吐血患者禁用。

以上是陈皮与橘子皮的主要区别。橘子皮是未经转化的天然果皮,适合日常食用;而陈皮是经过时间与工艺淬炼的药材,具有独特的药理价值和收藏意义。

加微信 ejj337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