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新会陈皮 > 文章正文

新会陈皮:千年药香中的“黄金皮”

2025-07-01新会陈皮阅读

新会陈皮不仅是药材,更是中国“药食同源”智慧的活化石。从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二陈汤,到现代星巴克的陈皮拿铁……这片“黄金皮”始终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平衡,承载着千年未断的中医文明密码。

新会陈皮是千年药香中的“黄金皮”

一、历史溯源

1.南宋传奇

公元1229年,宋理宗杨太后患乳疾,岭南新会官员黄广汉之妻米氏以当地大红柑皮入药,治愈太后。宋理宗赐名“广陈皮”,封米氏为“邦显一品夫人”,新会陈皮由此跃升为宫廷贡品。

2.明清定鼎

明代: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专列“广陈皮”条目,明确“橘柚……以广中者为胜”,太医局制定“陈皮入药必用广皮”规范。

清代:慈禧钦点新会陈皮配制“如意长生酒”,故宫《贡品档案》记载年供量达6000斤。清代名医叶天士的“二陈汤”更注明“非新会皮不用”。

3.现代荣耀

2006年:成为全国首个通过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”认证的陈皮品类。

2021年:以1026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区域农业产业榜首。

2016年:一块1953年新会陈皮拍出55万元天价,超越同年份茅台。

二、核心基因

1.品种独有性

新会陈皮源自茶枝柑,其果皮富含34种以上挥发油成分(是其他陈皮的2-3倍),并含有独有的2-甲氨基-苯甲酸甲酯等活性物质。

2.水土共生性

咸淡水交汇:西江与潭江在银洲湖交汇,形成“海水倒灌”现象,土壤富含硒元素(是其他产区的3倍),直接影响陈皮苷类物质合成。

湿盆地气候:年均气温22.5℃,年降水量1800mm,形成独特的“三水交汇”微生态。

3.工艺非遗性

三时采摘:青皮(立秋)、二红皮(寒露)、大红皮(小雪)。

三式开皮:对称二刀法或正三刀法,确保果皮完整。

三色陈化:自然生晒结合干湿交替仓储,经历“黄→褐→黑”的酶促转化过程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显示,新会陈皮陈化3年后橙皮苷含量保持率高达92%,而川陈皮仅剩67%。

以上是新会陈皮成为千年药香中的“黄金皮”的主要原因。并且,陈皮还药食同源,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、镇咳利尿等传统功效,还有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肿瘤潜力,广泛应用于茶饮、膳食、调味、保健等方面。
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