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陈皮百科 > 文章正文

超市买的陈皮可能是假货?行家教你看穿3大猫腻

2025-07-28陈皮百科阅读

超市买的陈皮确实可能是假货,行家教你看穿3大猫腻:九制陈皮、低价陷阱、品质陷阱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。

超市买的陈皮存在的3大猫腻

一、超市陈皮多为“九制工艺皮

超市售卖的陈皮多为“九制陈皮”,属于蜜饯类食品,以糖渍、调味为主,与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、自然陈化特性完全不同。

1.核心差异:新会陈皮需经3年以上的自然陈化,保留柑皮中的挥发油、黄酮类等活性成分,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的功效;而九制陈皮通过高温煮制、加糖调味,活性成分大量流失,仅剩甜味,无药用价值。

2.行家建议:若需药用或养生,超市陈皮并非首选,应选择标注“新会陈皮”“干仓存储”的产品。

二、低价陷阱

新会陈皮的价格受年份、产地、存储方式影响显著,而超市陈皮常以低价吸引消费者,实则成本不匹配。

1.价格参考(以干仓存储、非核心产区为例):3年皮:380-450元/斤;5年皮:600-900元/斤;10年皮:1800元+/斤。

2.超市猫腻:若超市标注“10年陈皮”售价低于600元,基本可判定为假货。低价陈皮可能为:

(1)工艺做旧皮:通过染色、加湿、烘烤等手段模拟陈化效果,实际年份不足;

(2)外地柑皮冒充:用椪柑、蜜柑等非新会茶枝柑制作,成本低但无新会陈皮特有的“猪鬃纹”“台风疤”等特征。

三、品质缺陷

1.染色工艺皮

特征:内囊光滑紧实、颜色乌黑或均匀发黄,无自然脱落的蓬松感;表皮油室稀疏,透光性差。

危害:染色剂可能含重金属或化学物质,长期食用危害健康。

2.湿仓霉变皮

特征:为加速陈化,将陈皮存放在高温高湿环境,导致内囊无蓬松感(似水洗过)、掰开有潮湿感、搓表皮有油腻感。

危害:易滋生霉菌,产生黄曲霉素等致癌物。

3.气味异常

真品:轻刮表皮散发柑橘清香或药香,年份越久香气越醇厚(甘香→药香→沉香)。

假货:可能有刺鼻酸味、焦糊味、硫磺味(熏硫处理)或无味。

总的来说,超市买的陈皮可能是假货,存在上面3种猫腻。建议避免低价诱惑、优先选择可信渠道、试喝后再购买、学习基础知识。
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