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陈皮百科 > 文章正文

为什么古人说陈皮下藏百药?

2025-08-30陈皮百科阅读

古人称“陈皮下藏百药”,源于新会陈皮在中药配伍中“和百药而无禁忌”的独特地位,其性味甘辛温,能随所配药物发挥补泻升降的协同作用,且“陈久者良”的特性使其药效随年份增长而提升,故被视为调和诸药、蕴藏百药之效的“和药之尊”。

陈皮千年医典的权威背书

1.《本草纲目》的定论

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明确记载:“陈皮其治百病,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。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,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。”这奠定了陈皮“和百药”的核心地位,指出其能根据配伍药物的不同,灵活发挥协同作用,成为中药方剂中的“万能调和剂”。

2.历代医家的补充

梁代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强调“橘皮疗气大胜,须陈久者良”,首次提出陈皮“陈久者良”的特性。

清代张璐在《本草逢原》中进一步确认:“橘皮,苦辛温,无毒,产粤东新会,陈久者良。”

清朝《本草分经》更以“广陈皮,辛、苦、温……统治百病”总结其广泛疗效。

陈皮甘辛温的“和药”本质

1.性味归经的调和性

陈皮性味甘辛温,归脾、肺经。甘味入脾,能健脾和胃;辛味入肺,可宣发理气;温性则能暖五脏、散寒邪。这种性味组合使其既能补益脾胃,又能疏通气机,成为调和药性的理想选择。

2.“和百药”的配伍原理

补药配伍:与人参、黄芪等补气药同用,陈皮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促进补药吸收,避免“虚不受补”。

泻药配伍:与枳实、大黄等泻下药同用,陈皮能疏通气滞,使泻下之力更精准,减少对正气的损伤。

升散药配伍:与升麻、葛根等升散药同用,陈皮可助气机上升,增强解表升阳之效。

降逆药配伍:与半夏、旋覆花等降逆药同用,陈皮能理气和胃,缓解呃逆、呕吐等症状。

总的来说,“陈皮下藏百药”并非指陈皮本身包含百种药物,而是强调其作为“和药之尊”的调和能力——通过性味归经的独特性、配伍应用的广泛性,以及陈化价值的增值性,陈皮成为中药方剂中不可或缺的“调和剂”与“增效剂”。

加微信 ejj337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