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去白与留白有哪些区别
陈皮是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,素有“粤菜的灵魂”等美誉,被称为“养生百搭小能手”。陈皮刮掉内囊称之为去白,不刮则称之为留白。陈皮去白与留白在口感、药效、用法及历史典籍记载上存在显著区别。下面进行详细介绍。
陈皮去白与留白的区别
一、口感差异
1.去白陈皮:刮去内层白囊(橘白与橘络)后,苦涩味明显减轻,口感更纯净、轻盈,适合追求清爽口感的场景。
2.留白陈皮:保留白囊,苦涩味与回甘交织,口感层次更丰富,适合偏好传统风味或需综合药效的用途。
二、药效侧重
1.去白陈皮
核心功效:化痰止咳、宣肺平喘,擅长治疗肺系疾病(如咳嗽、痰多、胸闷)。
依据:《药性赋》载“去白者消痰泄气”,明确其化痰作用。现代研究证实,陈皮挥发油(如柠檬烯)能稀释痰液、促进排痰,对寒痰白痰效果显著。橘络(白囊成分)虽含芦丁(具活血功效),但去白后更突出陈皮本身的化痰特性。
2.留白陈皮
核心功效:理气健脾、和胃化湿,擅长调理脾胃(如消化不良、腹胀、湿气重)。
依据:《药性赋》载“留白者补胃和中”,强调其健脾作用。橘白与橘络富含膳食纤维,能促进消化、降血脂血糖,与陈皮理气功效协同,增强健脾效果。明代《本草纲目》明确“入和中理胃药则留白”,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。
三、用法建议
1.去白适用场景
泡茶:年份低的陈皮去白可减少苦涩,提升口感;年份高者(如10年以上)白囊已陈化,苦味消失,可留白。
煮汤/甜品:为避免苦味影响风味,建议去白。
化痰止咳:需强化药效时,去白后与半夏、茯苓等配伍,增强祛痰作用。
2.留白适用场景
健脾消食:直接泡水或入药,保留白囊以发挥理气健脾功效。
药膳调理:如与山药、薏米同煮,增强祛湿效果。
高年份陈皮:10年以上陈皮白囊已陈化,苦味消失,留白可充分利用其综合药效。
总的来说,陈皮去白与留白主要是在口感差异、药效侧重、用法建议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。陈皮的“去白”跟“留白”各有作用,决定“去”或“留”,主要看适合自己的食用方式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