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陈皮:岭南瑰宝的现代传承
作为岭南饮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璀璨结晶,新会陈皮以其“陈久者良”的特性,在千年传承中完成了从地方特产到文化符号的蜕变。现在,这一承载着时光厚度的东方瑰宝,正书写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崭新篇章。
新会陈皮是岭南瑰宝的现代传承
一、从经验传承到标准筑基
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传承,始终与“天时地利人和”的哲学紧密相连。传统工艺中,果农需在冬至前后手工采摘茶枝柑,以“正三刀”法剥取完整果皮,经“三蒸三晒”后,将陈皮置于通风处自然陈化,湿度需严格控制在75%-80%之间。这不仅依赖匠人数十年积累的感官经验,更受制于气候与环境的不可控性。
破局始于标准化。2021年,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,传承人陈柏忠推动制定《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》地方标准及《道地药材产品认证规范——新会陈皮》行业标准。标准化是为非遗技艺注入可持续的生命力。
二、从单一农产品到百亿产业链
新会陈皮的现代传承,是一场对传统产业价值链的重构。过去,柑肉因酸涩难食常被废弃,造成环境污染;如今,通过生物发酵技术,柑肉与陈皮、人参、枸杞等药食同源材料结合,开发出具有改善睡眠、降低尿酸功效的陈皮酵素,其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,并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全果利用的实践已延伸至多个领域,如饮品、食品、医药和文旅等。这片曾被视为“废料”的柑肉,正成为撬动绿色经济的黄金支点。
三、从地域符号到世界名片
新会陈皮的现代传承,始终与文化输出同频共振。2023年,电视剧《狂飙》中高启强“劝弟喝陈皮茶”的情节,引发全网对陈皮功效的讨论,淘宝直播平台相关产品销量暴涨;2025年,央视《三餐四季》聚焦新会陈皮药膳,钟景维设计的陈皮金盏汤、陈皮五彩丝等菜品成为网红美食,推动非遗技艺从荧幕走向餐桌。
陈皮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拓展,主要体现在教育传承、学术研究、国际认证等。
综上所述,新会陈皮的现代传承,是一场关于“变与不变”的哲学实践。变的是技术手段、产业形态与传播方式,不变的是匠心坚守,对东方智慧的传承。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