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陈皮凭什么成为“岭南第一贡品”?
新会陈皮成为“岭南第一贡品”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、无可复制的产地环境、严苛的传统工艺、卓越的药用与食用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,共同铸就了这一岭南瑰宝的至高地位。
新会陈皮成为“岭南第一贡品”的原因
一、历史渊源
1.新会陈皮的种植与使用可追溯至宋代,南宋时期,新会人米氏用本地柑皮治愈杨太后乳疾,获封“一品夫人”,陈皮由此从岭南乡野跃升为皇家特供,奠定了其“贡品”的初始地位。
2.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盛赞“广中陈皮胜他处”,清代名医叶天士更在药方中明确标注“必用新会皮”,进一步巩固了其药中珍品的地位。明清时期,新会陈皮被列为贡品,成为岭南地区向朝廷进献的顶级物产。
二、产地优势
新会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,属天然冲积平原,光照充足、雨量充沛,且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因咸潮倒灌,土壤富含海洋元素,形成独特的“咸淡水交融”环境。这种环境孕育的茶枝柑(新会柑)果皮薄而结实,富含挥发性油脂,是制作陈皮的绝佳原料。
三、工艺精髓
1.采摘时令:重阳节后至冬至前为最佳采摘期,需根据柑果成熟度分为小青柑(未成熟)、二红柑(黄绿色,最佳原料)、大红柑(彻底熟透,价格最贵)。
2.开皮技法:采用“正三刀”或“二刀法”,确保柑皮均匀对称且不沾果汁,否则品相劣化。
3.自然晾晒:柑皮需底朝上晾晒6小时,再翻转至自然干燥,全程避免机械烘干或除湿设备。
4.陈化之秘:柑皮需悬挂于灶台之上,以柴火熏制,炊烟裹挟蜜香渗透柑皮,直至变黑光泽。此后装袋标注年份,置于阁楼继续陈化,每年至少翻晒3次,持续3年以上方可称为“新会陈皮”。
四、价值卓越
新会陈皮兼具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药”。新会陈皮的功效非凡,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、抗菌、抗动脉硬化、降血脂等作用,还有很好的食用价值。
综上所述,新会陈皮以历史底蕴为基、产地优势为骨、传统工艺为魂、价值卓越为肉、文化积淀为血,共同铸就了其“岭南第一贡品”的传奇地位。
加微信 hbb434 可免费领取陈皮体验装,共3袋大约30克(5年10年15年各一袋,市场价30元)